异位发酵床零排系统猪舍鸡舍粪便处理方法
近年来农村养猪环保压力越来越大,排污不达标的猪场将面临关闭的境地。而处理猪粪也面临用人成本、用地成本、建设成本的增加。如何***大程度减少猪场粪污处理成本及***大程度增加粪污处理效率,成了农村养猪人的思考的首要问题。
异位微生物发酵床养殖是指养猪与粪污发酵分开,猪不接触垫料,养殖大棚外建垫料发酵舍,垫料铺在发酵舍内,猪场粪污收集后利用潜泵均匀喷在垫料上进行生物菌发酵的粪污处理方法。
异位发酵床零排放系统在猪舍外建设场外垫料池(堆肥池或贮粪池),在充分处理猪场固体粪污的同时,***大限度吸纳、利用猪场的污水,使养猪场固、液污染物配套处理,资源化循环利用,可同时处理生产与生活中的绝大部分废弃物,实现猪场污染物零排放。
异位发酵床处理猪粪的技术方案,真正做到养猪1年不清粪,实现零排放粪污处理
传统的发酵床养猪,猪床一体,垫料不易维护,发酵死床现象频发,并且***气体及高温对猪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异位发酵床技术是将养猪和发酵床发酵在不同的场地分开进行。大大提高了粪污处理的成功率。
异位发酵床技术方案的大体流程是:首先将收集的粪污集中输送到发酵床车间,经过垫料和猪粪的混合调成合适碳氮比的发酵物料。
干清粪和水泡粪收集到到集粪池后使用搅拌机搅拌均匀,利用潜泵均匀喷在垫料上,每立方垫料约喷20-30L,粪污喷淋后 3-4 h, 完全渗入垫料内部后,方可开动翻抛机进行翻抛将粪污和垫料混合均匀。粪污与垫料混合后的水分含量在45%-60%之间为宜,以手捏成团,手指间有水印出但不流出为度。
每次喷洒粪污量以混合后垫料的含水量而调节,确保垫料核心发热层(既垫料表面40-50cm 以下)水分含量在 45%-60%,p H 5-8 为***佳。并根据季节和环境温度调节添加量,严防一次添加量过多,使床体水份过高造成“死床”。
粪污喷淋后经 24 h 发酵,发酵池表面以下 40 cm 处的温度应上升至 45 ℃左右,48h 后应升至 60 ℃以上, 在该温度下保持24 h 后,再进行下一次粪污喷淋。
注意事项:
1、尽量降低粪污的含水量。如水分太多可添加干清粪以降低水分。
2、粪污可一次或多次均匀地喷淋到发酵池表面,多个发酵池的可轮换错开喷淋时间。
每天翻抛1-2次,以***大限度的蒸发水分降低含水量。当温度升至70℃时增加翻抛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