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节参是新型珍稀品种,野生资源少,人工种植刚刚起步,目前市场价格850-1000每公斤,很多人还不认识,想种植的***农们可以考虑发展种植,这将会是下一个堪比***的***材品种。
为五加科植物竹节参Panax japonicum c.A.Mey.的干燥根茎。属多年生草本,高约60cm。根茎横卧,节结膨大,节凹短,每节有一个浅圆形茎基痕,呈竹鞭状,侧面常生数个圆锥状肉质根。茎圆柱形,具纵条纹。掌状复叶3~5片,轮生于茎顶,倒卵形至倒卵状椭圆形,先端长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边缘具细锯齿。伞形花序顶生或少数分枝。5~6月开淡绿色小花。核果浆果状,球形,熟时红色,顶端常为黑色。
鉴别要点 竹节参(三七)与明三七的鉴别要点是:竹节参是根茎,呈竹鞭状,每节有一浅圆形凹陷茎痕;而明三七是竹参的子根,故无竹节参的浅圆茎痕特征,可资区别。
名典鉴别 清?《本草纲目拾遗》载:“昭参。即人参三七,产昭通府。肉厚而明润,颇胜粤产,形如人参中油熟一种。王子元官于滇,曾以此遗外舅稼村先生,予亲见之,状较红参润,大小不等,味微苦甜,皮上间有带竹节纹者。”
1.竹节参:根茎呈竹鞭状,扁圆柱形,稍弯曲。长5~22cm,直径1~2.5cm,节密集,每节上有一圆形深陷的茎痕。表面灰棕色或黄褐色,粗糙,有致密的纵***和根痕。质较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至淡***,有多个淡***维管束点痕,排列成圈。气味香,味苦微甜。
2.明三七:根呈圆锥形或长条形,尾端细小,常有分叉。长5~10cm,直弪1~3cm。表面棕***,有纵皱及不明显断续环纹。质坚实,断面淡***或淡棕色。品质以身干、条根肥壮者佳。
科学的民间***草》是竹节参一名的***早来源,但***用记载应是清代《本草纲目拾遗》。民间做竹节参***用的植物主要是竹节参(大叶三七),及其三个变种:羽叶三七、秀丽假人参(扣子七)、狭叶竹节参等,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典》中竹节参基原为竹节参的规定不一致。建议加强***化、***效学研究,为归并提供依据,并为竹节参种质提纯和选育遗传稳定的直接说栽培种。

竹节参的地下部分由根茎和着生根茎的须根组成,根茎的形成过程如下:做种的根茎(可称为“母体”)顶芽发芽出苗后,逐渐长出地上部分的主茎,随着主茎的生长,“母体”开始逐渐膨大,母体的腋芽开始萌发出茎苗,即一次分枝,分枝基部逐渐膨大,形成一次根茎(可称为“子体”),“子体”上的顶芽继续萌发,抽生新苗,形成二次分枝,二次分枝基部继续膨大形成二次“子体”,如此反复形成三次、四次………“子体”,这便形成了由一个“母体”和多个“子体”组成的完整根茎。但是常规培育的竹节参种苗通常一年只有顶芽萌发,抽生一支主茎,形成的是单芽竹节参,地下也就只有一个子体(老百姓称为“一节”)。
多芽竹节参在种苗繁育上就有很大优势,它与***一样,根茎每年都会分蘖很多小芽头,一般种植3-4年的多芽竹节参除了个头大的商品竹节参外,还会收获很多小块茎,这样无形中给种植户提供了充足的种苗。
由于多芽竹节参具有长势快,产量高,繁育种苗快以及***检含量高等这些优势,注定它的经济效益要高于单芽竹节参。
多芽竹节参的繁育打破一年生长一节的传统培育方式,同时实现了增产的目的。

竹节参是新型珍稀品种,野生资源少,人工种植刚刚起步,目前市场价格850-1000每公斤,很多人还不认识,想种植的***农们可以考虑发展种植,这将会是下一个堪比***的***材品种。
为五加科植物竹节参Panax japonicum c.A.Mey.的干燥根茎。属多年生草本,高约60cm。根茎横卧,节结膨大,节凹短,每节有一个浅圆形茎基痕,呈竹鞭状,侧面常生数个圆锥状肉质根。茎圆柱形,具纵条纹。掌状复叶3~5片,轮生于茎顶,倒卵形至倒卵状椭圆形,先端长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边缘具细锯齿。伞形花序顶生或少数分枝。5~6月开淡绿色小花。核果浆果状,球形,熟时红色,顶端常为黑色。
鉴别要点 竹节参(三七)与明三七的鉴别要点是:竹节参是根茎,呈竹鞭状,每节有一浅圆形凹陷茎痕;而明三七是竹参的子根,故无竹节参的浅圆茎痕特征,可资区别。
名典鉴别 清?《本草纲目拾遗》载:“昭参。即人参三七,产昭通府。肉厚而明润,颇胜粤产,形如人参中油熟一种。王子元官于滇,曾以此遗外舅稼村先生,予亲见之,状较红参润,大小不等,味微苦甜,皮上间有带竹节纹者。”
1.竹节参:根茎呈竹鞭状,扁圆柱形,稍弯曲。长5~22cm,直径1~2.5cm,节密集,每节上有一圆形深陷的茎痕。表面灰棕色或黄褐色,粗糙,有致密的纵***和根痕。质较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至淡***,有多个淡***维管束点痕,排列成圈。气味香,味苦微甜。
2.明三七:根呈圆锥形或长条形,尾端细小,常有分叉。长5~10cm,直弪1~3cm。表面棕***,有纵皱及不明显断续环纹。质坚实,断面淡***或淡棕色。品质以身干、条根肥壮者佳。
科学的民间***草》是竹节参一名的***早来源,但***用记载应是清代《本草纲目拾遗》。民间做竹节参***用的植物主要是竹节参(大叶三七),及其三个变种:羽叶三七、秀丽假人参(扣子七)、狭叶竹节参等,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典》中竹节参基原为竹节参的规定不一致。建议加强***化、***效学研究,为归并提供依据,并为竹节参种质提纯和选育遗传稳定的直接说栽培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