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用聚酯单丝,如造纸网用、工业过滤网用单丝等,通常采用高黏度聚酯切片(特性黏数为0.9 dIl/g)纺制而成,但高黏度聚酯切片由于相对分子质量高,长链大分子容易相互缠绕、分子间的作用力显着增加,熔融流动性能极差。若采用提高纺丝温度来改善流动性,则相对分子质量降低,特性黏数下降幅度大,影响高黏度单丝的特有性能。通过共混改性的方法,在高黏聚酯切片中添加改善其流动性的添加剂,制备改性母粒,再与高黏聚酯切片共混纺丝,可顺利纺制出性能优良的产业用聚酯单丝。
配方组分的选择:
1、润滑剂
聚酯为极性较强的聚合物,一般均使用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内、外润滑剂。常用的有硬脂酸、硬脂醇、褐煤酸及其衍生物(皂、酯)、三羟基硬脂酸甘油酯、乙撑双硬脂酞胺等。
TAF是在乙撑双脂肪酸酰胺的基础上引入极性基团,其结构为低相对分子质量BAB型共聚物。TAF的极性基团可与偶联剂的长链末端通过范德华力产生很强的吸引力,其溶剂化链段与聚酯基体有一定的相容性。因而,实验选用润滑剂TAF。
2、无机粉体
无机粉体经过表面处理,可以均匀地分散于PET树脂中,使熔体黏度降低;同时随着无机填料粒子的粒度变细,比表面积增大,填料与聚酯之间接触界面增大,从而提高填料在树脂中的分散均匀性。实验中选用无机粉体为超细碳酸钙。无机超细碳酸钙粉体由于粒度小、比表面积大、具有高能表面能,表现为亲水性,容易团聚;而聚酯纤维材料则为低能表面能、表现为憎水性,两者不相容。采用偶联剂对超细碳酸钙粉体进行处理可以改善其与聚酯之间的相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