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分类
RFID按应用频率的不同分为低频(LF)、高频(HF)、超高频(UHF)、微波(MW),相对应的代表性频率分别为:低频135KHz以下、高频13.56MHz、超高频860M~960MHz、微波2.4G,5.8G
RFID按照能源的供给方式分为无源RFID,有源RFID,以及半有源RFID。无源RFID读写距离近,价格低;有源RFID可以提供更远的读写距离,但是需要电池供电,成本要更高一些,适用于远距离读写的应用场合。
无源RFID产品,也是发展成熟,市场应用广泛的产品。比如,公交卡、食堂餐卡、银i行卡、宾馆门禁卡、二代身份i证等,这个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属于近距离接触式识别类。其产品的主要工作频率有低频125KHZ、高频13.56MHZ、超高频433MHZ,超高频915MHZ。
有源RFID产品,是近几年慢慢发展起来的,其远距离自动识别的特性,决定了其巨大的应用空间和市场潜质。在远距离自动识别领域,如智能监i狱,智能***,智能停车场,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慧地球及物联网等领域有重大应用。有源RFID在这个领域异军突起,属于远距离自动识别类。产品主要工作频率有超高频433MHZ,微波2.45GHZ和5.8GHZ。
有源RFID产品和无源RFID产品,其不同的特性,决定了不同的应用领域和不同的应用模式,也有各自的优势所在。但在本系统中,我们着重介绍介于有源RFID和无源RFID之间的半有源RFID产品,该产品集有源RFID和无源RFID的优势于一体,在门禁进出管理,人员精i确***,区域***管理,周界管理,电子围栏及安防报警等领域有着很大的优势。
RFID数据的用途
***程序从标签中收集位置信息,生成包含报告、警报和其他信息的完整的服务器分布图。安全方面的改善非常明显:标识所有物理设备的活动状况后,数据中心内的未***访问和篡改将无所遁形。
数据中心资产跟踪可以对合规性或服务级别提供保障。例如,IT经理可以追i踪特定地理区域内的服务器上运行的工作负载情况。RFID不再需要费时且容易出错的序列号和服务标签号码检查操作,可以自动完成IT资产清数据的采集和汇总。
活跃RFID标签可以用无线的方式报告服务器周围环境和能源情况,包括外壳是否打开、温度、湿度、流量和功耗。
DCIM平台则整合资产和环境报告,提供当前数据中心的活动概览,帮助IT团队对未来系统利用率和资源增长作出规划。
市场发展
物联网已被确定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出台,无疑给正在发展的中国物联网又吹来一股强劲的东风,而RFID技术作为物联网发展的关键技术,其应用市场必将随着物联网的发展而扩大。
RFID巨大的市场空间即将打开,而一个企业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是否能够在需求尚未形成之时就牢牢的锁定并捕i捉到它。伴随行业的发展,业内的竞争不断加剧,国内优i秀的RFID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行业发展环境和产品购买者的深入研究。
据调查数据显示,到2010年,***RFID标签的生产数量将达到330亿,是2005年13亿产量的25倍以上,RFID在未来几年的应用会随着产业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从1991年至今,已经有超过15000万台汽车在使用RFID标签。而根据分析师的预测,未来RFID将主要应用在供应链管理等物流领域,而这个市场将成为RFID市场的重头戏。但如果在应用上能够采取有效措施,实现RFID标签的量产化,RFID标签的价格将会迅速下跌,应用普及也将指日可待。
在无源超高频电子标签技术上还存在着系统集成稳定性差、超高频标签性能本身有一些物理缺陷等许多技术方面不完善的问题。
二、超高频标准不统一,制约产业发展
无源超高频电子标签在国内尚无形成统一的标准,国际上制定的ISO18000-6C/EPCClass1Gen2协议,由于涉及多项专利,所以很难把它作为***标准来颁布和实施,国内超高频市场上相关的标准及检测体系实际上是处于缺位状态。
三、超高频成本瓶颈,制约市场发展
尽管近两年来,无源超高频电子标签价格下降很快,但是从RFID芯片以及包含读写器、电子标签、中间件、系统维护等整体成本而言,超高频RFID系统价格依然偏高,而项目成本是应用超高频RFID系统用户权衡项目***收益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