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识别(RFID)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可以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者光学接触。
无线电的信号是通过调成无线电频率的电磁场,把数据从附着在物品上的标签上传送出去,以自动辨识与追i踪该物品。某些标签在识别时从识别器发出的电磁场中就可以得到能量,并不需要电池;也有标签本身拥有电源,并可以主动发出无线电波(调成无线电频率的电磁场)。标签包含了电子存储的信息,数米之内都可以识别。与条形码不同的是,射频标签不需要处在识别器视线之内,也可以嵌入被追i踪物体之内。
许多行业都运用了射频识别技术。将标签附着在一辆正在生产中的汽车,厂方便可以追i踪此车在生产线上的进度。仓库可以追i踪***的所在。射频标签也可以附于牲畜与宠物上,方便对牲畜与宠物的积极识别(积极识别意思是防止数只牲畜使用同一个身份)。射频识别的身份识别卡可以使员工得以进入锁住的建筑部分,汽车上的射频应答器也可以用来征收收费路段与停车场的费用。
某些射频标签附在衣物、个人财物上,甚至于植入***之内。由于这项技术可能会在未经本人许可的情况下读取个人信息,这项技术也会有侵i犯个人隐私忧患。
超高频
超高频系统通过电场来传输能量。电场的能量下降的不是很快,但是读取的区域不是很好进行定义。该频段读取距离比较远,无源可达10m左右。主要是通过电容耦合的方式进行实现。
特性:
1. 在该频段,***的定义不是很相同-欧洲和部分亚洲定义的频率为868MHz,北美定义的频段为902到905MHz之间,在日本建议的频段为950到956之间。该频段的波长大概为30cm左右。
2. 该频段功率输出没有统一的定义(美国定义为4W,欧洲定义为500mW,可能欧洲限制会上升到2W EIRP。
3. 超高频频段的电波不能通过许多材料,特别是金属,液体,灰尘,雾等悬浮颗粒物质,可以说环境对超高频段的影响是很大的。
4. 电子标签的天线一般是长条和标签状。天线有线性和圆极化两种设计,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
5. 该频段有好的读取距离,但是对读取区域很难进行定义。
6. 有很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在很短的时间可以读取大量的电子标签。
主要应用:
1. 供应链上的管理和应用
2. 生产线自动化的管理和应用
3. 航***裹的管理和应用
4.集装箱的管理和应用
5. 铁路包裹的管理和应用
6. 后勤管理系统的应用。
世博会事例
在上海举行的会展数量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上海市***一直在积极探索如何应用新技术提升组会能力,更好地展示上海城市形象。RFID 在大型会展中应用已经得到验证,2005年爱知世博会的门票系统就采用了RFID 技术,做到了大批参观者的快速入场。2006 年世界杯主办方也采用了嵌入RFID 芯片的门票,起到了防伪的作用。这引起了大型会展的主办方的关注。在2008 年的北京奥运会上,RFID 技术已得到了广泛应用。
2010 年世博会在上海举办,对主办者、参展者、参观者、志愿者等各类人群有大量的信息服务需求,包括人i流疏导、交通管理、信息查询等,RFID 系统正是满足这些需求的有效手段之一。世博会的主办者关心门票的防伪。参展者比较关心究竟有哪些参观者参观过自己的展台,关心内容和产品是什么以及参观者的个人信息。参观者想迅速获得自己所要的信息,找到所关心的展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