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压铸,从1947年开始已有六十年历史,现拥有国际和国内两个巨大的市场,拥有有色金属资源和劳动力丰富的优势,并拥有一支长期从事压铸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的***技术***。2006年,中国压铸产量预期突破100万吨大关,按“广义压铸”范畴,包括低压铸造和挤压铸造等合计已达140万吨的规模,这就构成了中国压铸业进入划时***展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当前,大而不强的现实,严重阻碍了我国压铸业的健康发展,削弱了我国压铸业的国际竞争实力。由大变强,已成为***压铸界有志之士***为强烈的祈盼,争取用10年至15年的时间,即2020年之前完成“压铸大国”向“压铸强国”的提升,以实现我们梦寐以求并终生为之奋斗的宿愿。
国内模具压铸业发展成熟 技术发展是关键
虽然我国的模具已经走向国际市场,出口量达到了30%以上,同时以每年平均18%的增速递进。但是从模具生产的总体情况来说,存在诸多问题,低端的模具产量过大,库存积压严重,模具生产不足,需要从国外进口。特别是一种重要部位的精密模具缺口较大,需要进口。针对这样的情况,模具产业需要实现产业升级,转型生产中的模具。
在目前的整个市场环境之下,模具企业仅仅利用现有的优势已经不能满足现代贸易流程中的成本控制和利润大化的要求。小企业的不断淘汰,让其他的企业更为关注产品的品质,与客户的要求相互吻合。不管是使用寿命还是铸件质量都能够达到***水平。产品质量合格,同时价格实惠,使得国内模具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不断提升。
解析镁合金压铸镀件实用工艺
镁合金具有许多优异性能如密度小,比强度高,铸造性,切削性,导电性,导热性,电屏蔽性好等独特性能和丰富的资源,在本世纪被誉为绿色环保材料,而倍受推崇。已得到电子、通讯、航天航空、汽车工业部门的广泛关注和应用。但由于镁合金的电极电位较负,耐蚀性差,在潮湿的空气,含硫气氛和海洋性大气中均会遭受严重的电化学腐蚀,因此必须对镁合金采取表面处理防护措施,改变其表面状态,以提高其耐蚀性、耐磨性、可焊性、装饰性等性能。
镁合金的表面处理防护技术和方法与铝合金有许多相似之处,目前工业生产上使用的表面处理工艺技术大致有如下四个方面或者相互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