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对中小锅炉和工业窑炉排放提出要求,加强监管,臭氧脱硝除尘市场将向中小锅炉和工业窑炉行业扩展。目前,我国将大气治理的***放在了锅炉和窑炉行业,需要采用大量的脱硫设备进行烟气脱硫处理。根据新的环保要求,烟气中***排放要达到50毫克/标准立方米,氮氧化物排放要达到500毫克/标准立方米,但目前企业平均烟气中***含量为450毫克/标准立方米,氮氧化物为1800毫克/标准立方米,离环保目标有一定的距离。由于臭氧脱硝工艺在湿法脱硫之前,反应温度通常在100℃以上,且在脱硫塔还会被浆液再次洗涤,未与NO充分反应的臭氧会在后续的工艺流程中分解为氧气,因此从烟囱排入大气的臭氧几乎可以忽略。
新标准对现有企业给出了两年多的过渡期,2016年后将执行新建企业排放限值标准。这对目前多数处于亏损状态的企业无疑是又一个严峻的考验。由于时间紧、任务重,相关治理工程的验收标准、技术规范还不完善,较低的门槛导致脱硫行业鱼目混珠,相当数量的工程设备质量较差。然后在洗涤塔内采用Na2S和NaOH等溶液进行吸收,***终将NOX转化为N2达到脱除的目的,NOX的去除率高达95%。
臭氧的氧化能力极强,从下表可知,臭氧的氧化还原电位仅次于氟,比过yang化氢、高meng酸钾等都高。此外,臭氧的反应产物是氧气,所以它是一种gao效清洁的强氧化剂。
臭氧脱硝的原理在于臭氧可以将难溶于水的NO氧化成易溶于水的NO2、N2O3、N2O5等高价态氮氧化物。浙江大学王智化等人对臭氧同时脱硫脱硝过程中NO的氧化机理进行了研究,构建出O3与NOX之间65步详细的化学反应机理,该机理比较复杂。在实际试验中,可根据低温条件下臭氧与NO的关键反应进行研究。由于氮氧化物主要以NO为主,NO并不能在装置中与SO2同时被碱液吸收,这就需要先用强氧化剂将NO氧化为高价态,比如氧化成NO2或N2O5。
臭氧脱硝就是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与一氧化氮进行反应,将烟气中的NO转化为高价态,需引入较强的氧化剂,在众多氧化剂中,臭氧是***环保清洁的强氧化剂,在gao效转化NO至高价态的过程中不遗留任何二次污染物,另外不同于?OH、?臭氧对剩余污泥的减量化活性污泥法使污水日处理能力得以提高,并作为一种常见的污水处理技术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但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剩余污泥已成为一个难题,污泥处理费用占整个污水处理费用的比重很大。HO2 等,工作环境恶劣,自由基存活时间非常短,能耗较高,O3的生存周期相对较长,将少量氧气或空气电离后产生O3,然后送入烟气中,可显著降低能耗。
臭氧脱硝的选择性及影响因素
1.臭氧脱硝的选择性
臭氧不仅具有强氧化性,而且还有很好的反应选择性,当烟气中同时存在NO、NO2及SO2时,臭氧首先会同烟气中的NO发生反应,当臭氧与NO摩尔比>1时,臭氧才会与NO2继续发生氧化反应。随着温度的升高,分解速度加快,温度超过100℃时,分解非常剧烈,达到270℃高温时,可立即转化为氧气。仅有***量的臭氧会与SO2发生反应,且反应速率远低于臭氧与NO和NO2的反应速率。
2.臭氧脱硝的影响因素
1)臭氧投加量:臭氧投加量的多少决定了氧化反应后氮氧化物的组成。根据不同的脱硫方法选择适宜的臭氧投加量,才能确保脱硝效果。
2)氧化反应温度:臭氧与氮氧化物的氧化反应需要适宜的温度,瞬间反应时,臭氧与氮氧物反应不受温度影响。 当温度过高时,高氧化态的氮氧化物会发生分解,需增大臭氧投加量。
3)溶液循环量:当浆液性质稳定时,应保证有适当的液气比。液气比过小时,溶液很快达到饱和状态,难以吸附烟气中的氮氧化物。液气比过大时,又会导致溶液循环量增大,增加电耗。
4)溶液控制:根据不同的脱硫方法,选择不同的溶液控制方案。主要包括浆液的浓度、副产物的含量、溶液的PH值等方面,为保证脱硫脱硝效果,溶液的性质需保持相对稳定,当浆液中吸收剂因消耗浓度降低时需及时补充。
5)设备影响:主要与臭氧分布器,脱硫脱硝塔的设计能力,雾化喷头的雾化效果,喷头布局,有效吸收高度及塔内湍流器的设置等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