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D是一种常用的评价水体污染程度的综合性指标。它是英文chemical oxygen demand的缩写,中文名称为“化学需氧量”或“化学耗氧量”,是指利用化学氧化剂(如重铬suan钾)将水中的还原性物质(如有机物)氧化分解所消耗的氧量。它反映了水体受到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由于有机物是水体中***常见的还原性物质,因此,COD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水体受到有机物污染的程度。低一阶段称发酵阶段或产酸阶段,在此阶段中,不溶性的复杂有机物先在微生物作用下得到水解、继而被转化为简单的有机物,如脂肪酸、醇类、CO2和H2等,这一阶段起作用的微生物统称为发酵西菌或产酸西菌。COD越高,污染越严重。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生活饮用水源COD浓度应小于15毫克/升,一般景观用水COD浓度应小于40毫克/升。
生化需氧量(BOD)是指水中所含的有机物被微生物生化降解时所消耗的氧气量。是一种以微生物学原理为基础的测定方法。所有影响微生物降解的因素,如温度的时间等将影响BOD的测定。***终的BOD是指全部的有机物质经生化降解至简单的***终产物所需的氧量。为了在较短时间内解决水域富营养化问题,防治富养化的继续蔓延及加快消除富营养化问题,提出如下几点对策:1。一般采用20℃和培养5天的时间作为标准。以BOD表示,通常用亳克/升或ppm作为BOD的量度单位。
BOD:生化需氧量,即是一种用微生物代谢作用所消耗的溶解氧量来间接表示水体被有机物污染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定义是:在有氧条件下,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单位体积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游离氧的数量,表示单位为氧的毫克/升(O2,mg/l)。
一般有机物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下,其降解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一阶段是有机物转化为CO2、NH3、和H2O的过程。第二阶段则是NH3进一步在亚硝化菌和硝化菌的作用下,转化为亚硝suan盐和***,即所谓硝化过程。NH3已是无机物,污水的生化需氧量一般只指有机物在一阶段生化反应所需要的氧量。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与温度有关,一般***适宜的温度是15~30℃,所以在测定生化需氧量时一般以20℃作为测定的标准温度。20℃时在BOD的测定条件(氧充足、不搅动)下,一般有机物20天才能够基本完成在一阶段的氧化分解过程(完成过程的99%)。但是,厌氧处理法也存在一些缺点:di一,厌氧微生物增殖缓慢,因而厌氧设备启动和处理时间比好氧设备长。就是说,测定一阶段的生化需氧量,需要20天,这在实际工作中是难以做到的。为此又规定一个标准时间,一般以5日作为测定BOD的标准时间,因而称之为五日生化需氧量,以BOD5表示之。BOD5约为BOD20的70%左右。
广大农村在目前还不可能村村或几个村联合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时,在没有完成乡村规划和改造前的过渡办法是抓紧建设一家一户或几家几户联合的化粪池,实现预处理和初级处理后排放,尽可能地削减污染物质的威胁。三格式化粪池可以起到预处理和初级处理的目的,作为一种过渡方式逐步向村镇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接轨。化粪池可用砖砌、钢筋混凝土或玻璃钢材质的,不必强求某一材质,只要保障建设质量,其处理效果基本上能达到。(2)厌氧废水处理技术是非常经济的技术,在废水处理成本上比好氧处理要便宜得多,特别是对中等以上浓度(CODgt。事实上农村化粪池的建设是农村生活汗水处理的雏形,是向高一级处理标准的过渡形式。
随着农村区域与住宅规划的集中,城市化的进程以及乡镇企业的发展,应以镇为中心将乡镇企业的排出的工业废水与临镇农村居民的生活汗水一并规划建设乡镇汗水处理厂。做到规划先xing,合理确定汗水处理设施的布局和设计规模,并应优先安排建设乡村汗水收集系统。与好氧生化法相比,厌氧生化法具有以下优点:1负荷高:通常,好氧法的有机容积负荷为2~4kg/(m3。
当前有条件的村、镇、学校、***、团体、风景点、旅游区、度假村、疗养院、机场、铁路、车站、广场可发展建设绿色环保生态厕所,彻di消chu粪便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