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玻纤增强PP阻燃剂使用时的几个常见问题
问题一:膨胀型无卤阻燃剂用于玻纤PP方面为什么效果会变差?
由于玻纤的加入破坏了P-N膨胀体系的阻燃机制,玻纤分布于塑料的各个地方,对于碳层的闭合有极大的破坏作用,以至于不能隔绝氧气而达到阻燃的效果。
问题二:膨胀型无卤阻燃剂加入填料或其它物质后为什么会失去阻燃效果?
不少厂家为了降低成本,在P-N系膨胀型无卤阻燃剂加入一些填料,如碳酸钙、硫酸钡、滑石粉等,发现会失去阻燃效果。因为上述填料的加入,改变了酯化反应过程,酸源会部分的与上述填料反应,并且上述填料在材料的表面破坏了碳层的形成,导致了机制的失效。PP材料阻燃之有卤无卤卤系阻燃剂因为其添加量少、阻燃效果显著而在阻燃领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传统的PP阻燃体系,对各类PP制品(如模塑制品、薄膜、纤维、泡沫体、线缆包覆层等)都适用。
阻燃等级越高越好
不同用途对阻燃性有不同要求,一般说来,人们总希望材料的阻燃性级别高一些。但事实上各种阻燃测试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其结论都是相对的。
阻燃材料通常是自身不燃烧,并且会阻止燃烧的传播。它们是含有杂原子的高分子材料,比如含Br元素、磷元素的高分子材料,其可以通过在燃烧产生的自由基,阻碍链式反应的进行。他们通常遇火焰也不燃烧,或者不易被点燃,离开火焰后立刻熄灭。
阻燃剂行业正日益发展为一个全球化的行业,这一方面表现在很多阻燃剂公司正参与世界范围内的贸易,行业内的竞争已经不仅局限于某一个国家或地区内企业的竞争,而是全球市场参与者之间的竞争;另一方面表现在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阻燃法规往往会对全球的行业规则产生影响。如电子消费品等终端产品制造商,就算其注册地所在国家和地区对产品阻燃没有强制性的规定,但如果它们的产品要销往国际市场,就必须通过销售国或进口国的阻燃标准。因此,以出口为主的产品制造商,为了使其产品能销往尽可能多的国家和地区,一般倾向于采用最严格国家的阻燃标准配方,从而带动了全球范围内阻燃剂产品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其中重要因素是国产色母粒产品结构单一,品种不全,通用型产品占很大比重,而高浓度和超高浓度、多功能性色母粒及细旦纤维用色母粒所占比重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