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集成电力电容器
智能集成电力电容器是在智能电器总体发展框架上开发出来的全新一代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它由智能测控模块、过零投切模块、系统保护模块、网络通讯模块、人机对话模块及电力电容器等部分组成。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智能集成电力电容器的知识,欢迎拨打图片上的***联系我们。
智能电容器所具有基本功能
1、是否具有补偿支路的监视。能否对补偿支路基本运行参数、投切开关状态、健康状态、通讯等,这些状态的完整的监视。2、是否具有故障自检测的功能。以保障系统安全。对自己的健康状态进行检查,并在健康状态出现了异常的时候把这些信息及时地呈现出来。例如:投切开关异常、通讯异常、温度异常、电压异常等,这点有很多智能电容器厂家做不到。3、是否具体完善的保护功能。因为在线路上一个接触处出了故障,甚至螺母旋得不紧,都可能使电容器早期损坏和使整个设备发生事故。每一台智能电容器是一个***体。它不仅有停电,短路,电压等保护,且对于单一个支路都能够进行监视,有完善的保护功能。若发生停电、短路或者过温度会进行保护动作。4、通讯方式。区别于传统硬接点,智能电容器可以和控制器相互交换数据,实现对智能电容器的自动控制,数据交换的方式主要体现在电容器不同支路与控制器之间的联系。智能电容器把现场所测量的所有的运行状态和自诊断的状态,包括他的一些异常的状态,全部通过通讯的方式来反馈给功率因数控制器。
想要了解更多智能集成电力电容器的相关内容,请及时关注贝能电气网站。

抗谐波方面
以下内容由贝能电气为您提供,今天我们来分享智能集成电力电容器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同行业的朋友有所帮助!
电力电容器主抗有一个特性:就是谐波含量越高(就是我们说的次数越高的话)它的阻抗越低,那么在它这个回路里面产生的电流会越大,电流大了之后会产生过电流,那么电力电容器的寿命会受到很严重的影响。
所以我们在选择产品的时候,不得不考虑抗谐波的产品。但抗谐波的产品有7%,5%、6%、12%、14%、14.8%各种各样的电抗率,一般情况下电抗率越高,它的成本会越高。串联于工频高压输、配电线路中,用以补偿线路的分布感抗,提高系统的静、动态稳定性,改善线路的电压质量,加长送电距离和增大输送能力。所以必须知道我们什么时候选择怎样的电抗率产品或者需不需要这种抗谐波产品?
电力电容器的运行
(1)电容器的安全运行
电容器应在额定电压下运行。如暂时不可能,可允许在超过额定电压5%的范围内运行;当超过额定电压1.1倍时,只允许短期运行。但长时间出线过电压情况时,应设法消除。
电容器应维持在三相平衡的额定电流下进行工作。如暂时不可能,不允许在超过1.3倍额定电流下长期工作,以确保电容器的使用寿命。
装置电容器组地点的环境温度不得超过40℃,24h内平均温度不得超过30℃,一年内平均温度不得超过20℃。电容器外壳温度不宜超过60℃。如发现存在上述现象时,应采用人工冷却,必要时将电容器组与网路断开。
(2)电容器相关参数的监控
1)温度的监视。无厂家规定时,电容器的温度一般应为-40℃~40℃,在电容器外壳粘贴示温蜡片。运行中电容器温度异常升高的原因包括:运行电压过高(介损大);谐波的影响(容抗小电流大);合闸涌流(频繁投切);散热条件恶化。
2)电压的监视。应在额定电压下运行,亦允许在1.05倍额定电压运行,在1.1倍额定电压运行不超过4小时。
3)电流的监视。应在额定电流下运行,亦允许在1.3倍额定电流下运行,电容器组三相电流的差别不应超过±5%。
(3)电容器的投入退出
当功率因数低于0.85,电压偏低时应投入;当功率因数趋近于1且有超前趋势,电压偏高时应退出。
发生下列故障之一时,应紧急退出:①连接点严重过热甚至熔化;②瓷套管闪络放电;③外壳膨胀变形;④电容器组或放电装置声音异常;⑤电容器冒烟、起火。
电力电容器组在接通前应用兆欧表检查放电网络。接通和断开电容器组时,必须考虑以下几点:
1)当汇流排(母线)上的电压超过1.1倍额定电压很大允许值时,禁止将电容器组接入电网。
2)在电容器组自电网断开后1分钟内不得重新接入,但自动重复接入情况除外。
3)在接通和断开电容器组时,要选用不能产生***过电压的断路器,并且断路器的额定电流不应低于1.3倍电容器组的额定电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