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容器所具有基本功能
1、是否具有补偿支路的监视。能否对补偿支路基本运行参数、投切开关状态、健康状态、通讯等,这些状态的完整的监视。2、是否具有故障自检测的功能。以保障系统安全。对自己的健康状态进行检查,并在健康状态出现了异常的时候把这些信息及时地呈现出来。例如:投切开关异常、通讯异常、温度异常、电压异常等,这点有很多智能电容器厂家做不到。3、是否具体完善的保护功能。每一台智能电容器是一个***体。它不仅有停电,短路,电压等保护,且对于单一个支路都能够进行监视,有完善的保护功能。若发生停电、短路或者过温度会进行保护动作。4、通讯方式。区别于传统硬接点,智能电容器可以和控制器相互交换数据,实现对智能电容器的自动控制,数据交换的方式主要体现在电容器不同支路与控制器之间的联系。智能电容器把现场所测量的所有的运行状态和自诊断的状态,包括他的一些异常的状态,全部通过通讯的方式来反馈给功率因数控制器。取消控制器,采用分散控制模式,避免因控制器故障导致整个系统瘫痪。
想要了解更多智能集成电力电容器的相关内容,请及时关注贝能电气网站。

抗谐波方面
以下内容由贝能电气为您提供,今天我们来分享智能集成电力电容器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同行业的朋友有所帮助!
电力电容器主抗有一个特性:就是谐波含量越高(就是我们说的次数越高的话)它的阻抗越低,那么在它这个回路里面产生的电流会越大,电流大了之后会产生过电流,那么电力电容器的寿命会受到很严重的影响。
所以我们在选择产品的时候,不得不考虑抗谐波的产品。但抗谐波的产品有7%,5%、6%、12%、14%、14.8%各种各样的电抗率,一般情况下电抗率越高,它的成本会越高。所以必须知道我们什么时候选择怎样的电抗率产品或者需不需要这种抗谐波产品?智能电力电容器背景以下内容由贝能电气为您提供,希望对同行业的朋友有所帮助。
运行中的电容器的维护和***
(1)电容器应有值班人员,应做好设备运行情况记录。
(2)对运行的电容器组的外观巡视检查,应按规程规定每天都要进行,如发现箱壳膨胀应停止使用,以免发生故障。
(3)检查电容器组每相负荷可用安培表进行。
(4)电容器组投入时环境温度不能低于-40℃,运行时环境温度1小时,平均不超过 40℃,2小时平均不得超过 30℃,及一年平均不得超过 20℃。如超过时,应采用人工冷却(安装风扇)或将电容器组与电网断开。
(5)安装地点的温度检查和电容器外壳上热点温度的检查可以通过温度计等进行,并且做好温度记录(特别是夏季)。
(6)电容器的工作电压和电流,在使用时不得超过1.1倍额定电压和1.3倍额定电流。
(7)接上电容器后,将引起电网电压升高,特别是负荷较轻时,在此种情况下,应将部分电容器或全部电容器从电网中断开。
(8)电容器套管和支持绝缘子表面应清洁、无破损、无放电痕迹,电容器外壳应清洁、不变形、无渗油,电容器和铁架子上面不应积满灰尘和其他脏东西。
(9)必须仔细地注意接有电容器组的电气线路上所有接触处(通电汇流排、接地线、断路器、熔断器、开关等)的可靠性。因为在线路上一个接触处出了故障,甚至螺母旋得不紧,都可能使电容器早期损坏和使整个设备发生事故。
(10)如果电容器在运行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耐压试验,则应按规定值进行试验。
(11)对电容器电容和熔丝的检查,每个月不得少于一次。在一年内要测电容器的tg 2~3次,目的是检查电容器的可靠情况,每次测量都应在额定电压下或近于额定值的条件下进行。
(12)由于继电器动作而使电容器组的断路器跳开,此时在未找出跳开的原因之前,不得重新合上。
(13)在运行或运输过程中如发现电容器外壳漏油,可以用锡铅焊料钎焊的方法修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