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阻燃剂开发较晚,起步于五十年代,六、七十年代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只研制了少量产品。进入八十年代才开始飞速发展,85年产量为5KT,现在阻燃剂的总产量在10万吨左右。购买加入阻燃剂的小家电外壳注塑件才会“安心一夏”一般消费者并不知道,良多家电产品中不是没有采用阻燃剂,或是少用了阻燃剂,还有可能未能准确使用阻燃剂,这些都为家电的使用增加了诸多隐患和不确定性。在开发新产品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而且阻燃剂产品暂时还没形成竞争的商业市场,这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阻燃剂的发展。但这种情况正在得到改善,各类高校和科研所近几年来都投入了很大的力量进行阻燃剂方面的开发。
通常卤素阻燃剂主要是Br系和氯系两大类。Br系阻燃剂因其用量少、热稳定性好和阻燃而成为目前世界上产量*的阻燃剂之一,而氯系虽与Br系同属卤系,但其阻燃效率比Br系差。国内阻燃剂的品种和消费量还是以有机阻燃剂为主,无机阻燃剂生产和消费量还较少,但近年来发展势头较好,市场潜力较大。近20年来氯系阻燃剂已逐渐被Br系阻燃剂所代。尽管卤素阻燃剂仍是*重要的产品之一,相关产品研究仍在进行,但由于它在燃烧时释放出***烟雾,造成二次危害,使人们去研究新型阻燃剂——无卤阻燃剂。
Br系阻燃剂家族包括70多种不同的化学物质,它们具有各种不相同的特性。少数含卤阻燃剂具有环境风险,但一种阻燃剂并不代表整个阻燃剂家族。同时,因为电视机塑料外壳未添加阻燃剂,遇明火就会被点燃,从而引发电视自燃而遭家中大火的惨剧。每一种化学物质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不能简单地根据化学物质中含有某种元素而将其划为一个家族,认为这个家族都具有一个共同的属性。
并非所有Br系阻燃剂都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当前仍在生产销售的Br系阻燃剂只有一种是POPs,联合国[微博]环境规划署(UNEP)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于2013年把它正式列为PO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