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不同的PP加入相同份数的阻燃剂可能存在阻燃效率的差异?
PP基体的不同,如均聚PP或者共聚PP,由于其内部乙烯含量的不同,造成其阻燃上有差异,总体来说,共聚PP比均聚PP的阻燃要难做一些,相应添加阻燃剂也可能要多一些。
当用氮磷膨胀型阻燃剂来阻燃PP,达到UL 94V-0阻燃级别时,是否可以通过减少氮磷膨胀型阻燃剂的加入量,使阻燃级别降低至UL 94V-2,从而降低成本呢?
不行。由于氮磷膨胀型阻燃剂的阻燃机制是“成炭”、“发泡”,从而达到隔热、阻氧、阻燃的效果。因此,减少氮磷膨胀型阻燃剂的加入量,形成不了完整的成炭、发泡层,也就起不到阻燃作用了。
卤系阻燃剂的发展受到极大的影响,并由此产生了无卤阻燃剂的概念。阻燃等级越高越好不同用途对阻燃性有不同要求,一般说来,人们总希望材料的阻燃性级别高一些。与卤素阻燃剂相对应,这一概念的产生推动了包括磷系阻燃剂在内的众多无卤阻燃剂的研究与制造的发展。而在2005年以后,Br素价格持续攀升,与国内磷资源的价格稳定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得二者之间的价格差距迅速增加,甚至Br系阻燃剂的价格曾经一度高出大多数磷系阻燃剂价格的一倍以上。因此,Br系阻燃剂价格的上涨推动了磷系或磷氮系阻燃剂在2005年-2012年间的市场迅速增长。
2012年中国阻燃剂消费量约为47.4万吨,其中磷系阻燃剂比例大,总量约为17.9万吨,同比2008年的9万吨消费量,增长速度为16.4%。但由于它是一种填料型阻燃剂,因而对加工流动性及产品的物理机械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含磷阻燃剂市场保持高速增长的原因较多,我们认为重要的原因是其主要竞争对手Br系阻燃剂价格高涨造成的,其次是下游市场带动,第三是政策***方面的影响。
首先,Br系阻燃剂价格上涨导致含磷阻燃剂快速增长。由于Br系阻燃剂价格的不断上涨,必然刺激含磷阻燃剂的消费,推动含磷阻燃剂消费市场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