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常看到有人直接用打火机测试挤出的样条来判断材料的阻燃性,其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什么?
直接用打火机对制品进行阻燃测试,对于卤素体系,比较容易判断,因为其体系的机制决定了产品的密实程度对于阻燃效果影响不大,同样氢氧化物体系也是这样;磷母粒是磷与氢氧化铝、膨胀型石墨等无机阻燃剂复配使用、以基体树脂为载体的暗红色粒子,安全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是对于氮磷系成炭阻燃,由于依靠成炭机制,产品的密实程度对阻燃影响比较大,如刚挤出的条子,其密实程度有限,内部可能存在一些气孔,对于成炭有***,而经过注塑后的制品其密实度大大加强,成炭效果也更加的迅速。
对于新研发的阻燃产品,有关它们对人类健康、安全和环境的影响,均进行了研究和评估。能提供有关上述诸方面较为详尽的信息,以保证生产和使用的安全。人们一方面正在努力改进和提高现有阻燃剂及阻燃材料的安全水平,另一方面正致力于于于发新的环保型阻燃剂(如无卤无卤阻燃剂),且正逐步推广它们的使用(如目前***无卤阻燃pp已达到阻燃pp总量的20%左右)。人们相信,新型无卤阻燃剂的开发将可保证阻燃材料的使用,既能降低火灾危害性,又能尽量减少它们对环境的影响。阻燃等级越高越好不同用途对阻燃性有不同要求,一般说来,人们总希望材料的阻燃性级别高一些。
按照应用领域不同,可将有机磷系阻燃剂划分为聚氨酯类有机磷系阻燃剂和工程塑料类有机磷系阻燃剂。目前有机磷系阻燃剂***市场容量在50万吨左右,未来几年将保持年均9%的需求增速,2015年***市场容量有望达到68万吨。
无机阻燃剂具有热稳定性好、不挥发、不产生***或腐蚀性气体等优点.它们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追重视。早在1985年时,美国无机阻然剂消费量就占阻燃剂总消费量的55%以上,1984年时旧本无机阻燃剂消费量也占阻嫌剂总消费量的64%以上。这种比例在工业发达***近年来仍在上升。它们是含有杂原子的高分子材料,比如含Br元素、磷元素的高分子材料,其可以通过在燃烧产生的自由基,阻碍链式反应的进行。
氢氧化镁Mg(OH)2比氢氧化铝阻燃性能稍差,在塑料中添加量大,会影响到力学强度。经偶联剂表面处理后,可改善其与树脂的结合力,使之兼具阻燃和填充双重功能。常用于EP、PF、UP、ABS、PVC、PE等。
无机磷系阻燃剂主要指。它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阻燃剂,具有、抑烟、低毒等阻燃效果,作为阻燃剂使用已有20余年,是一种受到高度重视的阻燃剂,可在多种塑料中使用,但一般需与其它助剂配合,才能发挥其阻燃作用。阻燃剂也有不足,主要有:在使用时稳定性差、易、易氧化成酸;与空气长期接触会放出的;本身为红色,易使制品着色;对于新研发的阻燃产品,有关它们对人类健康、安全和环境的影响,均进行了研究和评估。也容易吸潮,与聚合物兼容性较差,从而限制了其作为阻燃剂的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