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66美国首诺代理商 PA66 美国首诺(授权)代理商PA66 美国首诺耐候耐高温尼龙塑料 美国首诺 PA66 黑色塑料 PA66美国首诺 PA66美国首诺 美国首诺 PA66 PA66美国首诺20NSP NC PA66美国首诺21SPC PA66美国首诺21SPF PA66美国首诺21X-NC PA66美国首诺220HSP PA66美国首诺22HSP PA66美国首诺41 PA66美国首诺41H PA66美国首诺41LDC PA66美国首诺47H PA66美国首诺50BW PA66美国首诺50BWFS PA66美国首诺53HSP BK PA66美国首诺55HSP BK PA66美国首诺66J PA66美国首诺88X-D PA66美国首诺909 PA66美国首诺909 BK PA66美国首诺EC0315 PA66美国首诺GW350 PA66美国首诺M344 PA66美国首诺R-220 PA66美国首诺R413H PA66美国首诺R513H PA66美国首诺R513H BK PA66美国首诺R513NT PA66美国首诺R525H PA66美国首诺R525H BK PA66美国首诺R530 PA66美国首诺R530H PA66美国首诺R530H BK Q517 PA66美国首诺R533 PA66美国首诺R533H PA66美国首诺R533H BK PA66美国首诺R533H01 BK PA66美国首诺R535H PA66美国首诺R535H BK PA66美国首诺R543H PA66美国首诺R550H
干燥调节后的单位制测试方法
ISO 1183
干燥调节后的单位制测试方法
ISO 2039-2
干燥调节后的单位制测试方法
ISO 527-2
干燥调节后的单位制测试方法
ISO 180
干燥调节后的单位制测试方法
ISO 11359-2
干燥调节后的单位制测试方法
ASTM D149
IEC 60112
UL 94
ASTM D2863
干燥单位制
<div class="\\"dsunit\\""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white-space:="" nowrap;="" padding-left:="" 2px;\\"="">mm
9.输出=最后一个螺纹的位移+/-压力物流和泄漏
最后一个螺纹的位移叫做正流,只依赖于螺杆的几何形状、螺杆速度和熔体密度。它由压力物流调节,实际上包括了减少输出量的阻力效果(由最高压力表示)和增加输出量的进料中的任何过咬合效果。螺纹上的泄漏可能是两个方向中的任意一个方向。
10.剪切率在粘度中起主要作用
所有普通塑料都有剪力下降特性,意思是在塑料运动得越来越快时粘度变低。一些塑料的这个效果表示得特别明显。例如一些PVC在推力增加一倍时流速会增加10倍或更多。熔体系数是粘度的一个常用的测量方法但却是颠倒的(比如是流量/推力而不是推力/流量)。
可惜,其测量是在剪切率在10s-1或更小时而且在熔体流速很快的挤出机中可能不是一个真实的测量值。 电机与筒体对立,筒体与电机对立:为什么筒体的控制效果并非总是和期望的一样,特别是在测量区内?如果对筒体加热,筒壁处的材料层粘度变小,电机在这个更加光滑的筒体内运行需要的能量更少。电机电流(安培数)下降。相反地,如果筒体冷却,筒壁处的熔体粘度增大,电机必须更加用力地转动,安培数增加。
易生缺陷编辑
缺料不齐
1 注射压力太小
2 注射速度太慢
3 模腔排气不良
4 入水口堵塞
5 注射时间太短
6 射咀漏胶
毛边披峰
1 注射压力太大
2 模具锁模不严密,锁模力度太小
3 模具结合密封不严,模具上有杂物或模板变形
4 模具结合位缺损
原料潮湿
1 塑胶原料有分解
2 成形温度太低
3 熔接不良
4 塑胶原料混有杂质
5 包围嵌件的塑料厚度不够
6 模具温度太低
7 入水口位置设计不合理
8 塑胶原料潮湿
结合线
1 温度太低
2 料温太低
3 模腔排气不良
料花
1 塑胶原料有水分及挥发物
2 烘料温度太低
3 入水口尺寸太大
黑点混色
1 塑胶原料有分解
2 塑胶原料碎屑卡入柱塞和料筒间
3 塑胶原料受到污染或带进杂质
4 塑胶原料颗粒不均匀
5 模腔排气不良
变形
1 模具温度太高、冷却时间不够
2 制品壁厚厚薄悬殊
3 顶针推出位不当,制品受力不均匀
4 模腔不光滑,脱模不顺畅,摩擦力太
种类编辑
降解塑料:PLA热固性塑料:EPPU电木粉 电玉粉
热塑弹性体:CPE POE PBE SBR SBS SEBS SIS TPE TPEE TPO TPR TPSIV TPU TPV TPX 硅胶
通用塑料:ABSABS高胶粉 ADPOLY AS(SAN) CA CAB EAA EVA GPPS HDPE HIPS LDPE LLDPE MBS MDPE MS MVLDPE(茂金属) PP PVC
ABS塑胶材料
ABS塑胶材料
工程塑料:ABS/PA ABS/PC ABS/PMMA AES APPEEL ASA ASA/PC CAP COC COP CPVC DAP EBA ECTFE EPDM ETFE EMA EPS EVOH EXACT FEP IXEF K(Q)胶隐藏 EFEP LCBR LCP M/PE/PP MABS MMBS PA/ABS PA/MXD6 PA1010 PA10T PA11 PA12 PA1212/PTFE PA12/PTFE PA46 PA4T PA6 PA6/66 PA610 PA610/PTFE PA612 PA612/F/PTFE PA66 PA66/CF PA66/C/PTFE PA66/F/PTFE PA66/PTFE PA6T PA9T PAE PAR PB-1 PBT PBT/ABS PBT/ASA PBT/F/PTFE PBT/PET PC XLPE PC/ABSPC/AES PC/C/PTFE PC/CF PC/HIPS PC/PBT PC/PET PC/PS PC/PTFE PC/TPFE PCT PCTA PCTA/PCTGPCTG PE/PTFE PEEK PEI PES PET PETG PA4T PE蜡 PFA PF PMMA POMPOM/PTFE POP PPA PPE PPE/PA PPO PPO/PA PP-R PPS PP-B PPSU PSM PSU PTFE PVDF SEPS SMMA SOE SPS SURLYN THV UCAR UHMWP
性能编辑
塑胶原料问世仅一百多年,但其发展得却非常的快,这是因为塑胶原料具有许多卓越而独特的性能所赋予的。塑胶原料的品种很多,其性能也有差异,这里主要介绍塑胶原料的一些共性。
a.良好的稳定性 一般塑胶原料在浓度、温度都不高的酸、碱、盐类介质中都有良好的防腐、耐蚀性能,少数塑胶原料还能耐强酸、强碱,号称“塑料王”的PTFE(聚四氟乙烯)塑胶原料甚至能经受有最强腐蚀能力的“王水”的腐蚀,塑料制品在自然界里很难自然降解,使得制品大受人们欢迎。
b.轻巧美观 一般塑胶原料的密度较小,约是铝材的二分之一,钢材的五分之一,有的塑胶原料,
PP塑胶原料比水还轻,因此其制品自然很轻巧,另外,多数塑料还有美观大方的外观,如光亮、透明等,更兼塑胶原料着色容易,可使制品具有各种绚丽多彩的颜色,使得制品大受人们欢迎。
c.电气绝缘性能好 大多数塑料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这是因为高分子内部没有自由移动的电子和离子。所以不具备导电能力,但是由于添加剂的加入。使得塑胶原料的电绝缘性能产生了一些变化;大多数塑胶原料在低频、低压时绝缘性很好,少数塑胶原料即使在高频、高压下也有良好的绝缘性,因此,塑胶原料被广泛用于电子、电气、通讯、仪器等领域中。
e.力学性能好 塑胶原料的力学性能相对于金属要差些,但是塑料比金属要轻很多,因此按单位质量计算的强度(又称比强度)要接近或超过传统的金属材料,而某些塑胶原料,如玻璃钢的比强度比钢要高很多,因此,可以利用塑胶原料制作许多结构性构件。
f.阻隔性能好 塑料对气体和水蒸气有极好的阻隔性,因此,可以用塑料制品各种容器、制品和薄膜,可起到很好的防水、防潮作用。
g.良好的加工性 各种塑料制品都是由熔融塑料用成型机成型的,由于树脂的熔点都较低,易于熔融,将熔料注射入模具中,在很短时间内即可制成形状复杂,尺寸稳定、质量优良的塑料制品。
h.减摩、耐磨性能好 大多数塑胶原料具有优良的减摩、耐磨和自润滑性能,它们既可以在水、腐蚀介质中正常工作,也可在边界摩擦和干摩擦条件下有效地工作,比金属要低很多,只有金属要好得多,通常塑胶原料的摩擦系数,比金属要低得多,只有金属的几分之一到十几分之一,因此可用塑胶原料制作许多减摩和耐磨制品。
i.减震效果好 多数塑胶原料富有粘弹性,当它受到机械振动时,塑胶原料内部会产生粘弹内耗,将机械能转变为热能,从而削弱了震动,因此塑料可制作减震消声制品。
此外,塑胶原料还有绝热性、电镀性、焊接性等性能,有些塑胶原料还有良好的透光性,如PS和丙烯酸类塑胶原料,对太阳光的透过率可达92%-93%,超过无机玻璃的透过率。全面了解和掌握塑胶原料的各种性能,对从事塑胶原料制品生产的工程技术人员来讲是必要的。
4﹒流動性 流動曲線及幕律定律 τ=kγn τ 假塑性流體 牛頓性流体 γ 融熔指數 MI 5﹒吸水性﹕ 6﹒成型收縮率﹕ 7﹒化學性能﹕ 耐溶劑性﹐耐酸鹼性 8﹒耐候性﹕ 四﹒塑料改性﹕ 改善物理及化學性能 化學改性﹕共聚(ABS,PC+ABS)﹐接枝﹐交聯 物理改性﹕填充﹐共混(mPPO) 五﹒添加料﹕ 1﹒加工助劑 (1) 可塑劑 使聚合物玻璃化溫度降低﹐改善加工性 DOP﹐DBP (2) 熱穩定劑 鉛類穩定劑﹐金屬皂類穩定劑 (3) 光穩定劑及抗氧劑 提高耐候性 (4) 抗沖擊改性劑 (5) 阻燃劑 有机鹵化物﹐含鹵磷酸酯﹐紅磷﹐氫氧化鋁 向非鹵化﹐低發煙﹐低毒發展 (6) 抗靜電劑 碳黑﹐導電金屬填料 2﹒填充材及強化材 降低成本﹐改善塑料的機械強度 碳黑﹐玻璃纖維﹐碳酸鈣
六﹒常用塑膠介紹﹕ 1﹒PVC 熱性能﹕ 65~85℃開始軟化﹐160~180℃嚴重分解﹐ 具體性能視可塑劑用量﹐穩定劑用量﹐填料﹐加工助劑的用量而定﹒ 電性能﹕ 极性聚合物﹐電絕緣性一般﹐可用于一般電气部件﹒ 加工性﹕ 較差﹐其融熔溫度接近分解溫度﹐須加入穩定劑及增塑劑 一般在180℃左右加工﹐最高可以到210 化學性能﹕溶于多鹵代烴 機械性能﹕一般﹐軟質硬質差別較大 缺陷﹕ 耐老化性差﹐韌性差 2﹒PP﹕ 熱性能﹕ 能在130℃下使用 電性能﹕ 优异﹐可做耐溫高頻絕緣材料 加工性﹕ 對熱及氧敏感﹐加工時加熱時間盡量短 化學性能﹕耐溶劑性良好 機械性能﹕強度一般﹐但耐疲勞彎曲性能良好 缺陷﹕ 對缺口效應敏感﹐耐气候老化性較差 3﹒PA 熱性能﹕ 熱變形溫度66~104℃﹐玻纖增強后可達245 (PA66)﹐ 近其熔點(PA66 262℃) 電性能﹕ 极性且易吸水﹐不適于做電气絕緣材料 加工性﹕ 易吸潮﹐熔体粘度低﹐容易產生“流涎現象”﹐要采用自鎖式噴嘴 冷卻速度對機械性能影嚮較大 化學性能﹕耐油性良好 機械性能﹕耐磨﹐自潤滑性良好﹐拉伸強度大 缺陷﹕ 熱膨脹系數大﹐易吸水﹐成型收縮大 4﹒PC 熱性能﹕ 玻璃化溫度(149℃)﹐熔融溫度(250℃)均較高 電性能﹕ 電气絕緣性能良好 加工性﹕ 粘度高﹐需采用高溫﹐高壓﹐快速成型 化學性能﹕不耐酮﹐酯類﹐芳香烴及多鹵代物 機械性能﹕韌而剛﹐抗沖擊強度优良 缺陷﹕ 易吸濕﹐易水解﹐成型困難 5﹒PPO 熱性能﹕ 玻璃化溫度高達210℃(mPPO)﹐耐熱性优良 加工性﹕ mPPO加工性較好 電性能﹕ 電气絕緣性能良好﹐導電率與頻率關系小
介绍:聚己二酰己二胺又称聚酰胺 66(PA66)或尼龙 66, 由己二酸和己二胺通过缩聚反应制得。 尼龙66为半透明或不透明的乳白色结晶聚合物, 受紫外光照射会发紫白色或蓝白色光,机械强度较高,耐应力开裂性好,是耐磨性最好的PA, 自润滑性优良,仅次于聚四氟乙烯和聚甲醛,耐热性也较好,属自熄性材料, 化学稳定性好,尤其耐油性极佳,但易溶于苯酚,甲酸等极性溶剂,加碳黑可提高耐候性; 吸水性大,因而尺寸稳定性差,成型加工性好,可用于注塑、挤出、吹塑、喷涂、浇铸成型、 机械加工、焊接、粘接。 聚癸二酰己二胺 分子式: —[NH(CH2)6NHCO(CH2)8CO]n— 介绍:聚癸二酰己二胺(PA610)又称聚酰胺610或尼龙610,PA610是半透明、乳白色结晶型热塑性聚合物,性能介于PA6和PA66之间,但相对密度小,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和韧性;吸水性小,因而尺寸稳定性好;耐强碱,比PA6和PA66更耐弱酸,耐有机溶剂,但也溶于酚类和甲酸中;属自熄性材料。 聚十一内酰胺(PA11) 分子式:—[NH(CH2)10CO]n— 介绍:聚十一内酰胺(PA11)又称尼龙11,为白色、半透明结晶型聚合物,相对密度小,熔点低,吸水性低,尺寸稳定性好,柔性好,耐曲折,低温冲击性好,成型温度范围宽,成纤性亦好,染色性差,可添加石墨、二硫化钼、玻璃纤维增强改性。可采用一般热塑性塑料成型工艺,可烧结成型、流延成膜、金属表面静电粉末涂覆和火焰喷涂,亦可使其发泡制建材。 透明尼龙的主要品种为:聚对苯二甲酰三甲基己二胺 介绍:聚对苯二甲酰三甲基己二胺又名透明尼龙。性能,成型方法、用途与PA6相同,是无定型聚合物,透光率达85%-95%;吸水率低,尺寸稳定性好,热膨胀系数、收缩率小;化学稳定性和耐老化性好;耐稀酸、稀碱、氯代和氟代烃,无臭、无毒、电绝缘性好;属自熄性材料,氧指数为26.8。 高抗冲尼龙 介绍:高抗冲尼龙又名增韧尼龙,以尼龙66或尼龙6为基体,通过与接枝韧性聚合物共混的方法而制得的具有高冲击强度的尼龙,虽然强度、刚性、耐热性比母体尼龙有所下降,但冲击强度大幅提高,可提高10倍以上,并具有优异的耐磨性和尺寸稳定性。 单体浇铸尼龙(MCPA) 介绍:单体浇铸尼龙又称MC尼龙,结构式为—{NH-(CH2)m}n—,式中M的值为6-10,一般为6,故通常称MC尼龙6,MC尼龙6分子量比普通尼龙6高一倍左右,达3.5-7.0万,物理机械性能优于普通尼龙,有较好的强度,刚性、韧性、耐磨性、化学稳定性;吸水率低,尺寸稳定性好;有自熄性,持续耐热可达100℃。机械性能受温度影响较大,随着温度的升高,机械性能明显下降。制品可机加工,焊接,粘接。可旋转成型、浇铸、模压成型,特别适宜浇铸大型制件或少批量,多品种和结构复杂的制件。 聚十二二酰己二胺 分子式:—[NH(CH2)6NHCO(CH2)10CO]n— 介绍:聚十二二酰己二胺(PA612)又称聚酰胺612或尼龙612, PA612除具有一般PA特点外,还具有相对宽度小,吸水性低,尺寸稳定性好的优点,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 聚癸二酰癸二胺 英文名:Polydecamethylene Sebacamide 尼龙1010 介绍:尼龙1010是我国在1958年研制的, 1959年由上海赛璐珞厂最早投产。 技术路线:尼龙1010是由癸二酸经缩聚制得的。将癸二酸和癸二胺以等摩尔比溶于乙醇中,在常压 75℃下进行中和反应,生成尼龙1010盐。尼龙1010盐的反釜中,在240-260℃、1.2-2.5Mpa 下缩聚制得尼龙1010。缩聚可分间歇法和连续法。亦可用精制的癸二胺与癸二酸的等摩尔比的水溶液直接缩聚而制得聚合物,然后经挤带、冷却、造粒而制得尼龙1010粒料。 性能:尼龙1010是半透明、轻而硬、表面光亮的结晶形白色或微黄色颗粒,相对密度和吸水性比尼龙6和尼龙66低,机械强度高,冲击韧性、耐磨性和自润滑性好,耐寒性比尼龙6好,熔体流动性好,易于成型加工,但熔体温度范围较窄,高于100℃时长期与氧接触会逐渐呈现黄褐色,且机械强度下降,熔融
太时与氧接触极易引起热氧化降解。尼龙1010还具有较好的电气绝缘性和化学稳定性,无毒。不溶于大部分非极性溶剂,如烃、脂类、低级醇等,但溶解于强极性溶剂,如苯酚、浓硫酸、甲酸、水合三t乙醛等,耐霉菌、细菌和虫蛀。 工程塑料之PC简介 聚碳酸酯(PC)树脂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具有突出的抗冲击能力,耐蠕变和尺寸稳定性好,耐热、吸水率低、无毒、介电性能优良,是五大工程塑料中唯一具有良好透明性的产品,也是近年来增长速度最快的通用工程塑料。目前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电气、建筑、办公设备、包装、运动器材、医疗保健等领域,随着改性研究的不断深入,正迅速拓展到航空航天、计算机、光盘等高科技领域。 一、生产状况 聚碳酸酯工业化合成主要是界面g气化路线,以双酚A为原料,使用g气、氢氧化钠和二氯甲烷为原料及反应助剂,此法工艺成熟,产品质量较高,易于规模化和连续化生产,经济性好等,长期占据着聚碳酸酯生产的主导地位。但由于该法使用的原料g气剧毒,因此近年来各大公司纷纷研究非g气法生产路线。1993年非g气法工艺研究成功,并由GE塑料日本公司实现了工业化生产。主要以双酚A与碳酸二苯酯为原料,该工艺是一种符合环境要求的“绿色工艺”,已成为今后聚碳酸酯合成工艺的发展方向,预计未来在聚碳酸酯生产中将逐渐占据主导地位。2002年全球PC总生产能力约230万吨/年,PC生产主要集中在美国、西欧和日本,上述三大产地生产能力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90%。目前世界聚碳酸酯工业发展呈现两大特点,一是生产更趋集中和垄断,德国拜耳公司、美国GE化学公司、道化学公司及日本帝人公司的生产能力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80%左右,这几大公司控制着世界聚碳酸酯的生产与市场,主宰着世界聚碳酸酯的命运。二是亚洲发展迅速,近年来随着亚洲经济逐步恢复,中国、印度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对工程塑料的需求越来越强劲,世界着名聚碳酸酯生产商纷纷来亚洲投资建厂,据不完全统计.1997~2004年建设或拟建的聚碳酸酯装置70%在亚洲。我国原有10余家聚碳酸酯生产企业,目前能维持生产仅有3家,分别为常州合成化工总厂3000吨/年(g气法)、上海中联化工厂1200吨/年(酯交换法)、重庆长风化工厂1000吨/年(酯交换法),总产能约5000吨/年,年产量不足千吨。与国外公司相比,不仅规模极小,而且技术落后,远远不能满足国内需求。但是,我国将很快形成投资热潮。目前在华投资聚碳酸酯的国际跨国公司,主要有德国拜耳、日本帝人。拜耳公司在上海漕泾化工区18亿美元的第一期投资中,包括20万吨/年聚碳酸酯及配套的20万吨/年双酚A项目,将于2005年建成。日本帝人公司发言人宣布其制造和销售树脂的子公司帝人化成将从2005年4月开始在浙江省生产聚碳酸酯树脂,投资5亿美元,2007年形成年产10万吨聚碳酸酯的生产规模。从国内方面看,中国蓝星计划2004年在南通或兰州建10万吨/年聚碳酸酯装置,中国精细化工(常州)开发园区将建设5000吨/年特种聚碳酸酯。 二、市场需求 1995年以前聚碳酸酯在国内主要用于制备纺织业用沙管,占总消耗量的50%左右。1995年以后逐渐转向电子/电气、光盘、建筑、汽车工业等领域,需求量急剧增加。1995年我国聚碳酸酯的消费量为4.2万吨,到2002年猛涨至34.3万吨,年均增长率高达35%左右,远远高于国民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和其它通用工程塑料的增长速度。由于国内产量极小,我国使用的聚碳酸酯主要从国外进口。2000、2001和2002年我国PC净进口量分别为23.5万吨、21.2万吨、34.2万吨。 我国PC最大消费用户是电子电气工业,如电器仪表屏、计算机和办公设备的配件等,2002年消耗PC约15万吨;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促使聚碳酸酯中空阳光板、隔音屏障、天棚的需求迅速增长,2002年国内中空阳关板消耗PC约10万吨;随着国内CD、VCD、DVD市场的迅速发展,光盘已成为国内聚碳酸酯需求增长最快的领域,年均增长率超过40%,据保守估计,2002年,国内光盘生产线150余条,年消耗PC约4万吨左右;饮水桶及一些食品容器约消耗PC3万吨左右;汽车工业、复合材料、安全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