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EE在推行CELL单元生产管理时真得很重要吗
OEE的组成是由三个指标所组成,分别是监控设备的妥善程度的时间稼动率、了解设备运作绩效的性能稼动率及设备产出产品质量状况的合格品率(或称良品率),其计算公式表现如下:
设备总合效率=时间稼动率×性能稼动率×合格品率
和OEE有些类似的,则是TEEP,也和OEE一样具有衡量CELL单元生产管理绩效的作用,差别只在于计算时采用的时间基础不同而已。
OEE在CELL单元生产管理中的角色重不重要,得先看企业的产业特性,如果是设备价值不高的企业,OEE则相对没那么重要,但是对于设备价值高的企业而言,OEE是非常重要的指标。
CELL单元生产管理传入我国多年了,CELL单元生产管理在我国企业的应用给后人积累了大量经验和教训。人们逐渐认识到面照搬日本的CELL单元生产管理是很难成功的,究其原因,从根本上讲是两国的国情不同。客观地讲,我国目前企业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远小于日本,而CELL单元生产管理的核心却是创新小组,这就是CELL单元生产管理在我们的企业大多流于形式而无法长远进行下去的根本原因。CELL单元生产管理是一个好东西,但要在我国的企业移植成功,就必须对CELL单元生产管理做进一步的创新。
CELL单元生产管理势在必行
然而遗憾的是,至今为止,还有很多人认为,CELL单元生产管理是一种业务,是一项额外的工作,甚至可做可不做,CELL单元生产管理不就是刻字做现况板吗?其实这完是误解。因此,在推进初期抵触情绪很大,为什么要做?有些人认为完是浪费(把企业老板当傻瓜),尽做表面工作;有的阳奉阴违,做些突击活动;有的出于人情关系,只好支持某人的工作……那时,CELL单元生产管理是一种上级(top)要求的被动式的活动。只有那些敢于一个“吃螃蟹”的人,开始关注CELL单元生产管理,并进行试验,然后逐步地扩大,直至尝到螃蟹的美味。可惜的是很多人因为太忙,没有时间“吃螃蟹”,他们忙于处理人事关系、品质不良、设备故障等等。可他们没有好好思考过究竟为什么这么忙?是不是天天都在处理层出不穷的新问题?为什么不能亡羊补牢?为什么不能举一反三?为什么不能做一些预防对策?为什么不能来一次根本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