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益生产管理常见问题
1、管理人员同作业人员的观念没改变:相关主要执行者的观念没改变,配合上不到位,难以达到精益生产的预期目的。
2、没找到好的切入点:找到一个好的导入精益生产的切入点,以容易做到,明显的改善成果来让每一个人都感受到新工作方式的好处,从此改变意识,建立信心。
3、急功近利:那种要求"短期内就"大见成效",发生大的转变的思想是不符合精益生产不断改进的原则的。
4、样办区:制定详细的试行计划,以样办区的形式作业,并将样办作业时所出现的问题点均改善后,再推广到厂。
5、缺乏整体配合:认为精益生产方式的实施只是IE工程师的责任,与其它的单位无关,例如:采购、物流、工程等单位不能充分协作的话,就算是有好的方案,但也只是"昙花一现",无法持续发挥精益管理的效能。
6、投入资金太多:改善要以不花钱为原则,不要一碰到问题点就想到投入新设备、新技术,应该尽量避免投入大量资金,能在现有的设施或基础上给以改进也是好的方案。
7、实施过程遇到困难就停滞不前:"三个糗皮匠,胜过诸葛亮"要集思广益,准备多个解决方案。打开心胸,吸取不同意见,不要解释不能做的理由,要想出做下去的办法。不要等到十十美,有五分把握就可以动手。
怎样提高企业精益生产管理水平?近二十年来,精益生产的运用遍布球,精益生产的理论也在不断丰富,精益六西格玛是臻于完善的管理方法。它是六西格玛管理法与精益生产方式二者的结合得到的一种管理方法,代表着世界企业管理的高水平。
提高企业精益生产管理水平
强化精益生产的设计及生产过程控制
精益生产的核心是对设计及生产过程的控制工作,因此为发挥精益生产的大化经济效益,应该对其生产及设计过程给予相应的重视。
①精益生产过程控制需要基于6S管理整顿生产现场、基于优化设备布局进行连续生产、基于工艺路线优化设计进行流动生产、基于标准化作业提高生产效率、基于拉动式生产模式提升市场适应性。
②精益生产过程控制需要建立相应的方法体系,主要包括6S管理体系、定置管理体系、设备布局方法、标准化生产方式、平衡式流水线体系、工作细化方法等。系统科学的方法体系是有效进行过程控制的关键。
成本管理急于求成,缺乏可持续性。随着新产品、替代品的不断涌现,竞争对手和新加入者也严重威胁着企业的生存。企业在成本优势受到威胁时,来不及平衡各成本之间的关系, 往往选择盲目性的快速砍掉成本,终结果是顾此失彼,导致企业成本隐患增加,竞争实力-F降。以“拧干毛巾里的后一滴水”为座右铭的渡边捷昭连续提出了“要在3年时间里将丰田所用的零部件成本降低30% ”、“6 年内压缩100亿美元成本”的目标,采用零件通用、室内测试等砍掉成本的手段, 曾使丰田大规模扩张, 快速登上了世界一宝座. 本是一场降低成本的马拉松, 丰田却跑出了百米冲刺的速度,未到终点却已筋疲力尽。
班组现场的精益改善
以培训为牵引、逐步普及班组现场精益管理。从2008年起,先后***7期精益管理理论知识培训班,共培训班组长、精益管理推进员366名。通过课堂讲授、课问模拟练习、课中讨论等方式使班组长、推进员理解精益生产方式,通过生产现场实践、结业报告使体学员了解并初步掌握精益的工具方法。通过精益管理推进员的二级培训增强体员工的精益意识,深化精益工具的应用。
2015年5月份开始,在员工培训中心***策划的主题为“诚信、服务、责任、利益”的班组长脱产培训中,对公司各单位的班组长共5期207人进行专题轮训,使班组长熟练掌握班组现场精益改善的各项方法和工具,并带领班组成员持续进行班组现场精益改善活动。让班组成员基本掌握现场精益改善理论、方法、流程、目标、所使用的工具等,积极应用于工作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