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S管理原则——成本收益原则
5S管理的基本目标是使生产现场各种资源得到优组合,以低的成本获取高的收益。这里的成本包括时间、人员、劳动、资金、设备、物料、生产场地等投入,收益既涉及产品质量、产量、安、生产效率、生产的连续性和均衡性等硬指标,也包括人员素质、工作满意感、企业形象等软指标。
在一定的收益水平下,多余的成本支出意味着浪费。汽车企业生产现场常见的浪费有:工艺路线不合理,搬运路线长;现场脏乱,环境污染;物资混放,有多余的物品、工具和设备;物品摆放位置不合理或不固定,使人与物处于寻找或分离状态,产生多余操作动作和作业时间浪费。在5S管理中,必须千方百计消除上述浪费。
5S管理原则——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就是运用现代管理中的Y理论乐观、积极地看待人,而不是以传统的X理论悲观、消极地看待人。具体地,就是在5S管理中充分发挥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依靠人、重视人、爱护人、发展人。5S管理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员工的自觉性。没有高素质的员工,再好的流程、制度和方法都会成为空中楼阁。坚持以人为本,要做到3点
企业文化5S管理应该如何施
培养促进子文化间竞争协同的交互作用
竞争的关键要求培养不同的文化模式,促使子文化之间和系统内各要素产生更大的差异性。因此需要充分发挥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方面要采取措施鼓励竞争,另一方面要为竞争营造一个公平、宽松的环境。而协同则要求围绕***的共同目标,使不同层次、不同部门的成员开展广泛合作,形成一个结构合理、目标一致、相互支持的有机整体。需要强调的是,竞争与协同相互贯穿相互依存,培养文化模式的差异性和目标一致的文化整体的思维应该随时结合在一起,使协同竞争展开有效的交叉催化,以实现它们共同进化的目标。
生产现场管理是制造型企业的管理核心内容,能否实施有效的生产现场管理,是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可口可乐、宝洁、本田、高露洁、福特……这些都是球的企业与公司,在每年为社会创造巨大价值的同时,这些生产型企业是如何管理生产现场的?管理生产现场有哪些有价值的工具和方法?生产现场管理的方法与工具,主流的有现场OJT、现场5S管理、现场目视管理、现场改善和现场问题解决方法。
■现场5S管理
5S指的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与素养,在5S里面强调素养,所谓“始于素养,归于素养”。现场的整理、整顿、清扫与清洁相对容易做,尤其在生产的现场与办公的现场,有各级干部在监督执行,总经理通常不担心做不好。难度大的是素养的形成。
广州本田汽车的工厂实施5S成效,可谓我们身边活生生的例子,其心得在于管好工厂的“两张口”,一个是“入口”,一个是“出口”,即工厂的员工餐厅与洗手间,这两个地方能反映员工的素养。
如果有机会到广州本田工厂,你可以见到那里的员工餐厅明亮整洁,一尘不染,但没有专职的清洁工。员工就餐前餐厅是什么样,就餐结束后员工会自觉将它保持原样,就餐中如有汤水、残羹洒落,员工会立即清扫,保持清洁,所以员工就餐完毕离开后,餐厅立即就重现之前的整洁状态。洗手间也保持得十分清洁,甚至有些艺术的装饰,可以说不亚于五星级酒店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