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益到场作为一种新的到场方式,已经在制造业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是更多的还是被应用在到场现场,同时,制造类的企业管理同样也是围绕到场进行。不管是质量管理、物料管理,还是到场管理,都需要管理者及时掌握到场现场的信息,做好科学决策。在到场层和计划层的操作控制系统之间,盖勒普MES处于执行层,负责到场管理和调度执行问题。它通过对物料、人员、设备等工厂资源的控制,来提高企业的制造竞争力,提供了在同一平台上集成的包括质量控制、文档控制等功能。从而实现企业实时化的到场控制、计划管理、制造执行三层体系结构,改善了企业的到场***,减少了到场周期,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同时降低了人力资源的消耗。
当工厂发生情况时,MES系统能够快速作出反应,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和处理。并且这种状态下的迅速反应不会影响企业内部到场附加值的增加,从而有效的指导工厂进行到场运作,提高工厂的交货能力,改善物料的流通性能。
***强调对整个到场流程的优化,它需要及时收集到场中的实时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处理,将制造系统的进度安排监视、质量管理、设备控制和〔RP等进行综合考虑,从而实现制造精细化战略。目前,一些企业在信息采集和汇总方面通过工厂信息系统来进行到场流程的监控,但是其不能对物料、设备、突发事件等完整地结合起来,各种现场到场的数据不能得到整体的共享,很多生产问题都需要人工干涉才能得到控制,所以,精益到场迫切需要实时到场现场管理平台的技术支撑。盖勒普M ES作为企业精益到场的基础,企业就应该积极引入精益到场模式,实行到场流程优化。如果能同实施盖勒普MES同步进行,并通讨建布平台化的制造执行系统为精益到场提供技术支持,将精益到场同制造执行系统结合,定会加快企业信息改造的步伐,推进企业MES精益到场的道路。
精益供应链
在传统企业中,企业与供应商是对手、是竞争关系,双方互相讨价还价,进行零和博弈;而在精益企业中,供应商是企业长期运营的宝贵财富,是外部合伙人,他们信息共享,风险与利益共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遗憾的是,很多国内企业在实施精益到场时,与这种精益理念背道而驰,为了达到“零库存”的目标,将库存部推到了供应商那里,弄得供应商怨声载道:你的库存倒是减少了,而我的库存却急剧增加。精益到场的目标是降低整个供应链的库存。不花力气进行流程改造,只是简单地将库存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是不解决任何问题的。当你不断挤压盘剥你的供应商时,你还能指望他们愿意提供任何的支持和服务吗?到头来受损的还是你自己。如果你是供应链中的强者,应该像丰田一样,担当起的角色,整合出一条精益供应链,使每个人都受益。
标准化与工作创新
标准化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标准化并不是一种限制和束缚,而是将企业中的做法固定下来,使得不同的人来做都可以做得好,发挥大成效和效率。而且,标准化也不是僵化、一成不变的,标准需要不断地创新和改进,今天好的方法到了明天不一定是好的,在现有标准的基础上不断改善,就可以推动***持续地进步。
尊重员工,给员工***
现在的很多企业都把“以人为本”挂在口头上,但实际做到多少呢?的自高自大对企业是毁灭性的。切记不是法官,而是教练与顾问;更多的是责任与义务,需要协助下属来完成任务,而不是只知道发号施令。尊重员工就是要尊重其智慧和能力,给他们提供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为企业也为自己做得更好。在丰田公司,员工实行自主管理,在***的职责范围内自行其是,不必担心因工作上的失误而受到惩罚,出错一定有其内在的原因,只要找到原因施以对策,下次就不会出现了。所以说,精益的企业雇佣的是“一整个人”,不精益的企业只雇佣了员工的“一双手”。
试试标准作业,这个发现异常的工具相当犀利。
新东西法则---在圣诞节收到锤子作为礼物的孩子认为这个世界上任何东西都可以用敲敲打打来研究一下他们的材质。得知标准作业可以帮助他们发现异常(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说出异常以炫耀自己的洞察力),不知不觉中它们已经变成了精益的布道者。制定标准让别人去执行,这个美差多数人还是比较乐意去做的。所以在整理混乱的现场管理时别忘记标准作业这位"犀利哥"。 另外,在必要时增加主管的标准作业。
别忘记大野耐一是如何训练他的基层主管的---大野耐一圈的应用。
混乱的现场中一定有他们主管的贡献,所以千万别忘记训练他们。他们是现场的所有者,是精益推动的关键人物和核心力量或是主要障碍。要训练他们了解现场,理解现场,熟悉现场,增强现场管理的手感。反复让他们站在圈内观察,直到具备三十分钟内发现三十个问题,并能利用下一个三十分钟解决一个问题。
五步:用小时产能记录表和绩效管理目视板来检查和巩固你的成效。
六步:必须有一个成员熟悉项目管理,否则你的项目举步维艰。
别忘记你是在主导一个项目,你必须培养其中的一位,使他成为一个的项目管理者,帮你去管理计划,跟踪进度,协调资源,记录过程并能使用PPT呈现精益推动团队的绩效。如果培养起来比较漫长的话你至少要让他掌握项目聚焦,拟定计划,里程碑,分工,工作成果验收,反馈,问题解决流程及沟通。也许精益推动小组成员的培养会是给对方额外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