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确认识:
胡适先生有一篇文章,叫《差不多先生传》,生动、深刻地揭示了中国人的陋习:就是做事不够认真,总是做不到位,凡是差不多就好了。很多事情往往因为就那么差一点点而前功尽弃、功败垂成。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工作时间差不了多少,但是每个人相差一点点,积累起来就形成了企业效益之间巨大的差距。每个企业相差一点点,积累起来就形成了***生产力之间巨大的差距。
真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彼此之间巨大的距离正是由于我们每个人的一点点差距造成的。要想弥补这种差距相当不易,因为这需要改变人们的意识和习惯——从差不多到严格按标准。这需要长期的培养和训练,甚至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实现。而7S活动体系正是克服“中国人做事不够认真,总是做不到位,凡是差不多就好”这一陋习的一副良药。
不同色彩有不同的物理指标,如波长、反射系数等。强光照射的设备,多涂成蓝***,是因为其反射系数适度,不会过分刺激眼睛。***信号多用红色,这既是传统习惯,也是因其穿透力强,信号鲜明的缘故。
生理和心理因素
不同色彩会给人以不同的重量感、空间感、冷暖感、软硬感、清洁感等情感效应。例如,高温车间的涂色应以浅蓝、蓝绿、白色等冷色为基调,可给人以清爽舒心之感;低温车间则相反,适宜用红、橙、黄等暖色,使人感觉温暖。热处理设备多用属冷色的铅***,能起到降低“心理温度”的作用。家具厂整天看到的是属暖色的木质颜色,木料加工设备则宜涂浅绿色,可缓解操作者被暖色包围所涌起的烦躁之感。从生理上看,长时间受一种或几种杂乱的颜色刺激,会产生视觉疲劳,因此,就要讲究工人休息室的色彩。如纺织工人的休息室宜用暖色;冶炼工人的休息室宜用冷色。这样,有利于消除职业疲劳。
社会因素
不同***、地区和民族,都有不同的色彩偏好。例如,我国人民普遍喜欢绿色,因为它是生命、青春的象征;而日本人则认为绿色是不吉祥的。
生产作业控制手段的形象直观与使用方便化
为了有效地进行生产作业控制,使每个生产环节,每道工序能严格按照期量标准进行生产,杜过量生产、过量储备,要采用与现场工作状况相适应的、简便实用的资讯传导信号,以便在后道工序发生故障或由于其它原因停止生产,不需要前道工序供应在制品时,操作人员看到信号,能及时停止投入。例如,“广告牌”就是一种能起到这种作用的资讯传导手段。
各生产环节和工种之间的联络,也要设立方便实用的资讯传导信号,以尽量减少工时损失,提高生产的连续性。例如,在机器设备上安装红灯,在流水线上配置工位元元故障显示幕,一旦发生停机,即可发出信号,巡回检修工看到后就会及时前来修理。
一个企业能否做得好的关键在人,7S作为一个企业运营的基础,实际上也是企业育人的基础。企业的任何行为都是由人来完成的,没有一个过硬的“人”的***,企业是无法做好的。正像很多企业在导入精益生产时,或者导入阿米巴时,出现问题的都是因为“人”的因素。有的是因为员工不理解,产生抵触情绪;有的是因为员工的自私心泛滥;有的则是因为员工本身的浮躁,不踏实等,不一而足。总之,决定企业成败的是人,任何一个的经营体系都需要有过硬的人才作为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什么丰田方式,什么阿米巴都会是浮云。其实,7S大的作用,就在于给育人打基础,让员工能够遵守公司的规定,把小我的意识逐渐排除,从而为贡献大我做准备。7S的工具、方法,以及成果,其实都是育人的手段,如果我们把这些手段当成目的,是很难坚持下去,并取得理想效果的。要把这一点搞清。
了解7S的真正目的后,很多所谓的复杂情况就可以迎刃而解了。比如,食品行业搞7S,很容易搞得很彻底,效果一目了然,而钢铁行业,或煤炭行业要想搞7S,该如何下手呢?由于不同行业各自的特点,对现场洁净程度的要求是不同的,因此不能以同样的标准去要求。但“形虽不同,神则无二”,我们应该追求的是7S的“神”,而非“形”。7S的“神”是什么呢?其实就是通过让员工动手对现场有条理的整理整顿,以及尽可能实现清洁化,以逐渐影响员工的内心,使其心灵得到净化,能够以沉稳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