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对房屋进行征收拆迁的情形是非常多的,而对房屋进行拆迁的时候,拆迁方应与被拆迁人签订征收补偿协议,并对被拆迁人进行补偿。殊不知,在被拆迁人签订协议的时候,往往由于不了解拆迁方的手段而中招,“一失足成千古恨”......那么房屋拆迁补偿协议有哪些常见的陷阱?有没有预防维权的方法呢?
房屋拆迁补偿协议的常见陷阱
1拆迁方主体资格不存在
在签订拆迁补偿协议时,被拆迁人的主体资格基本上没有问题,那么拆迁方的主体资格呢,我们建议被拆迁户事先核实一下拆迁方的主体资格,确认其符合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主体要求。因为在现实中,经常出现拆迁方签约主体不适格,甚至根本不存在这个机构或组织。这种情况下签订的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存在严重的法律瑕疵。如果因为签订了这样的协议而让对方把房屋拆除,事后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很可能无法履行,这会增加以后维权的难度。2有签字无公章
除了核实拆迁的主体资格外,还要看协议最后的签字盖章。在我国,签订协议或合同时,对个人的要求通常是签字,而对于单位、公司的要求则主要是负责人签字和加盖公章。一般情况下,在协议最后拆迁办不但要负责人签字还需加盖公章,这样才能被认为是签约主体。3空白协议
千万不可签署空白协议,不管拆迁方说的多么诱人,给出的补偿条件多么优厚,空白的就等于零,事后拆迁方填上去的补偿数额一定不会是其所说的那样,而被拆迁户在拆迁补偿问题上已经再也没有话语权了,只能被动地任人摆布。4口头承诺
拆迁办为了促使当事人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口头承诺给予高额拆迁补偿,个人企业拆迁律师,但未在协议里加以体现,这显然严重侵害了被拆迁户的合法权益。因为口头承诺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而文字协议确是白纸黑字,赖不掉的。虽然口头约定和书面约定均具备法律效力,但是口头约定往往没有证据加以证明,这样即使到了,也很难得到支持。在此,强烈建议被拆迁户一定要将所有的拆迁补偿事项落实到协议当中。只有这样,在后期通过法律手段维权时才能有据可查,有法可依。5回迁安置不具体
当被拆迁户选择产权调换后,补偿安置协议必须对被调换房屋的位置、楼层、面积、朝向、是否装修等进行明确而具体的约定。对于安置房尚未建成的情况,往往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因为安置房建在哪里、何时建成、房屋质量、面积、交付时间等因素都难以确定,比较多的情况就是房屋质量问题和回迁期限问题。所以,在协议中要对相关事项进行明确约定,被拆迁户万万不可轻信拆迁办的各种许诺而放弃自己享有的权利,否则后患无穷。6货币补偿却迟迟不到位
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中采取货币补偿的,一定要明确货币数额,付款方式,付款时间、是否一次性付清等。因为拆迁办的招数往往让普通的老百姓防不胜防,有时候房子拆了,但却迟迟拿不到补偿款,因为协议中的约定对被拆迁户不利,到哪里说理都很困难。所以律师建议先拿到货币补偿到位后再让拆迁办拆除房屋,否则房屋不在,就很难有主动权。7 违约责任不明确
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中,拆迁办经常也会作出各种承诺,但是又没有约定违约的后果,这就为拆迁办自己保留了余地,却为被拆迁户维权制造了障碍。如果没有任何法律后果,那就相当于没有任何保障。
拆迁律师教给大家三条“真理”,保护权益,合理拿补偿
1 不要随便签字。
协议拆迁的优势就是"协议",既然是协议拆迁,没协议就不能拆,故被拆迁人若对补偿安置不满就不要轻易在任何文件上签字,不作出违背自己真实意思表示的承诺。法律是保护我们合法权益的利器,所以不要在拆迁方送来的文件上随便签字,除非你对补偿很满意。往往拆迁方在谈不拢补偿时,会试着让你报价,试探你的底线。大家在报价前,应做一个大概评估,然后跟拆迁方好好谈,但要把握好度。同时多次试探拆迁方的补偿底线,争取丰厚的补偿。2 遭遇强拆,冷静应对,及时报警。
有的被征收人在遇到房屋被偷拆、强制拆迁时,会选择用极端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最终反而遭受了法律的制裁,房屋拆迁的利益也因此受损,得不偿失。这种情况下,应该首先报警,并收藏转移自己房屋及土地的权属证件资料,企业拆迁地补偿法律咨询,对拆迁现场进行拍照、收集证据,着手启动相关法律程序维护自己合法权益。3 启动程序,委托律师维权。
术业有专攻,专业的事需要专业的人操作,拆迁维权程序太过繁杂,涉及多个相关部门。需要专业律师介入,凭借丰富的诉讼经验,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争取合理补偿。
企业拆迁企业拆迁企业拆迁
拆迁疑问汇总一:拆迁补偿是按人头算还是按面积算?
回答:城市拆迁通常是按面积算(国有土地上房屋拆迁),农村拆迁(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通常是按面积 人头 来算。
但总体来说拆迁补偿,不论是按人数还是按面积,都需要遵守一个大原则——不得因为征收拆迁降低被拆迁人原有的生活居住水平。
所以面临拆迁时,被拆迁人可以自己衡量一下拆迁补偿是否合理,用手中拿到的拆迁补偿款(或房),与原有的生活居住水平做对比。如果降低了那就是不合理,有权拒绝。
以国有土地上房屋拆迁、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为例子来具体分析拆迁补偿内容、拆迁补偿标准、合理拆迁补偿的判断。
一、国有土地上房屋拆迁
国有土地上房屋拆迁, 两种补偿方式:货币补偿和产权置换。有权选二选一,或者结合。
1、选择货币补偿的,应包括:
(1)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
(2)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
(3)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
2、选择产权调换的,权益人可以争取相同地段按合法面积拆一还一(即1:1补偿,以房屋老旧就打个折之类的说法可以拒绝),市、县级应当提供用于产权调换的房屋,并与被征收人计算、结清被征收房屋价值与用于产权调换房屋价值的差价。
二、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
集体土地上房屋拆迁,补偿分为两种:货币补偿和房屋产权置换,可以二选一,或者结合。
1、货币补偿=房屋的重建成价 宅基地补偿;
2、房屋置换,权益人可以争取相同地段按合法面积拆一还一;
3、另外二者结合的,比如批准宅基地安置的,需要补偿房屋的重建成本价。
宅基地拆迁补偿按照当地的补偿标准,一般地方政府会公布区片综合地价,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每两三年会更新一次。
除了房屋本身的补偿,拆迁房屋的附属设施、装饰装修费、搬家补助费、临时过渡安置费等其他因拆迁而产生的必要费用,被拆迁人也可以主张。
拆迁补偿,不论是补偿标准还是补偿内容(不论参考周边市场价还是重置成新加),都需要遵守一个大原则,那就是合理补偿——即不得因为征收拆迁降低被拆迁人原有的生活居住水平。
同时提示被拆迁人,基于拆迁维权的专业性和复杂性,不懂的一定及时咨询专业律师,避免错失时机,错过了法定的维权时效。
邻居家的唐某家里最近要拆迁了,她作为户主与拆迁方签订了安置补偿协议,补偿的结果比较满意,但是补偿款还没有发放到她手里。经过唐某一再催促,收款的消息迟迟没收到。在签订补偿协议两个月后,唐某幼儿园的孙子将补偿协议剪成漂亮的剪纸,贴到窗户上。后来家人没留意,就把剪纸给当垃圾扔掉了。这可麻烦了,补偿款还没收到,但是补偿协议已经没有了,这可怎么办呢?还能拿到补偿款吗?
(第二部分)对此类案件是如何规定的?
1、拆迁安置补偿协议丢了,不会影响相关权利义务关系。
(1)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是拆迁人与被拆迁人、房屋承为明确房屋拆迁补偿安置中的权利义务关系而订立的协议,是约定拆迁当事人之间民事权利义务的合同。楹庭拆迁团认为协议签订时起,就形成法律关系。所以,个人企业拆迁律师咨询,拆迁安置协议丢了一般不会有影响。
(2)因为拆迁补偿协议的形成,不是专门针对一个人所为,而是针对特定的人群共同所为。如果拆迁补偿款还没有到位或者补偿协议中的补偿内容还没有实现,向拆迁补偿部门说明情况,进行挂失、补签,的保护自身权益!
2、如果拆迁协议丢了,可以补办的。
拆迁补偿协议书一般都有两份,萧山市企业拆迁,拆迁人哪里有存档,可以到拆迁人办事处复印一份,请拆迁人加盖其公章同样具有合法效力。拆迁人不是指个人,是与被拆迁人签订拆迁补偿协议的那个单位。
3、去拆迁部门补办安置补偿协议时,还需要提供这些资料。
(1) 补发申请证明书;
(2)登报声明、具结书;
(3)单位提供营业执照、个人提供明;
(4)登记机关认为必要的其他文件;
(第三部分)拆迁协议丢了,影响拿到补偿吗?
1、争议焦点(1):拆迁协议丢了,还能拿到补偿款吗?
楹庭认为这点不会受到影响,拆迁安置补偿协议丢了,不会影响相关权利义务关系。被安置人都是确定的,拆迁方依然有义务给付拆迁补偿款。
2、争议焦点(2):拆迁协议丢了,可以补办吗?
可以带着相关材料去拆迁部门补办协议。
面临拆迁要保持清醒,要以协议内容为准。如果口头承诺,就要求写在拆迁补偿协议里,否则坚决不能签字。因为口头承诺没有任何法律效力。如果您对安置补偿有异议,在收到征收决定、征收补偿决定等具体行政行为的60日内提起行政复议,6个月内提起行政诉讼。在房屋被强拆之日的6个月内提起诉讼维权。可以咨询拆迁律师解决方案,或聘请拆迁律师与政府协商谈判,争取满意的补偿。
萧山市企业拆迁-企业拆迁有哪些标准-企业拆迁地补偿法律咨询由北京京坤律师事务所提供。北京京坤律师事务所()是从事“房屋拆迁,土地征收,行政诉讼”的企业,公司秉承“诚信经营,用心服务”的理念,为您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欢迎来电咨询!联系人:李吏民。